
由于太阳能组件价格持续下跌,电网覆盖的区域不断扩大,美国、欧洲等成熟市场以及发展中国家太阳能市场的需求都持续增加。而毫无疑问,引领这一增长趋势的地区是东南亚。市场调查机构伍德麦肯齐¹表示,最近3年间,东南亚太阳能市场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0%,并且预测该市场今年将产生约5.6GW的需求。
本期Fun Facts将从宏观角度出发,分析东南亚地区与日俱增的太阳能装机需求。
Fun Fact 1. 全球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变化
到21世纪为止,中国一直发挥着全球生产基地作用,但随着贸易环境的变化,如中美贸易战争、全球经济下滑和生产成本上升等,其作用正在逐渐减小。与此同时,近期随着新冠疫情的流行、香港安全法的通过、南中国海领土争端等社会或政治事件的影响,投资者的不安心理增加,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考虑“脱离中国”。
跨国企业正在把目光从中国转向东南亚国家。其中,越南政府直接在各地建立大型产业园区,提供低廉的房屋土地资源,努力吸引外资企业。因此,部分国际制造企业将生产设备转移到越南,使越南与中国生产基地并驾齐驱。例如,全球第一大无线技术企业高通(Qualcomm)公司最近将中国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了越南。东南亚国家中,尤其是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凭借容易构建供应网络、容易采购所需原材料的优势,显示出了成为后起之秀的雄心。
▲安装在越南头顿市的Q CELLS组件
Fun Fact 2. 电力需求随着经济增长迅速增加
得益于积极的开放政策,东南亚国家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新冠疫情爆发前,IMF预测2020年东盟国家的平均增长率为4.7%,其中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将实现7%、6%和5%的增长。
制造业领域的增长及外商投资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东南亚国家的人口数量也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东南亚主要国家的人口数分别为:印度尼西亚2.7亿人、菲律宾1.09 亿人、越南9700万人。东南亚的总人口数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印度。
随着经济的增长,东南亚国家的电力需求自然而然地增加。以越南为例,2019年用电量为209太瓦时,比上年增长8.9%,发电量为231太瓦时,比2018年增长8.5%。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需要预先对电站建设及系统并网改善进行投资。因此,东南亚国家把目光转向了短时间内可以建设的可再生能源电站, 而对建设时间长达数年的火力发电站关注度比较低。火力发电站的建设时长平均为3~4年,风力发电站需要1~2年,太阳能发电站仅需1年,为了应对电力需求,能在短期内构建的太阳能发电站成为了东南亚国家青睐的方案。

来源 | 越南电力公司(EVN),2019
Fun Fact 3. 未来将牵引市场的因素
随着东南亚成为全球生产基地,该地区加入“RE100”的供应商也会增加。RE100是企业自发参与,用可再生能源代替100%电力需求的活动。目前,约有250家企业加入了这一行动,随着已加入企业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比重的意愿,预计东南亚的供应商也会跟随这一趋势。去年七月,苹果(Apple)公司在台湾的半导体供应商台积电(TSMC)表明了将加入RE100,到2050年为止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意向。近期,台积电还与丹麦电力公司Ørsted公司签订了风能发电供电合同。Ørsted公司计划在2025年之前在台湾附近海岸建设风力发电站,并将相关风力园区生产的电力供应给台积电。如果跨国企业逐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那么作为全球生产基地,东南亚地区的可再生能源需求也很有可能大幅上升。
1) 伍德麦肯齐《太阳能季度执行简报(2020年第三季度)》